您的位置: >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申报问答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申报问答

发布时间:2015-09-07

 一、申报资格:
    1.问:推进计划如何申报?
    答: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实行网上统一申报、推荐。申报通知附件列有推荐渠道名额分配表,可通过有关部门、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部分联合会(学会、协会)、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推荐申报,但同一申报对象只能通过一个渠道推荐申报一个类别项目。具体流程请认真阅读项目中心网站说明。
    2.问:对企业人才是否有政策倾斜?
    答:申报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企业科技人才适当放宽推荐条件,不受职称限制学历放宽至本科及以上;
    地方推荐人选中,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推荐人选来自企业的总数比例不低于1/3。
    3.问:推进计划对申报年龄的要求?
    答: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不超过45周岁(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含1970年1月1日));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不超过50周岁(1965年1月1日以后出生(含1965年1月1日));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不限制年龄,但是企业创办时间为2年以上,10年以内(2005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期间注册)
    4.问:超龄是否可以申报?
    答:超龄不可以申报。
    5.问:已入选推进计划的,本年度不再申报?
    答:已入选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不再申报推进计划其他类别。已入选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成员,可以申报。已入选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可作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成员参与申报。
    6.问:连续申报两次未入选的,本年度不再申报?
    答:连续两次通过推荐渠道提交到科技部未入选的,本年度不再申报。
    7.问:不能同时申报“万人计划”其他类别项目(如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及青年拔尖人才等)?
    答:同年度内,“万人计划”各类别项目不可以同时申报;往年已入选其他类别项目的,符合申报条件的,可以申报推进计划,但入选后不再推荐到万人计划。
    8.问:千人计划入选者是否可以申报?
    答:符合回国两年以上(2013年8月25日前回国),并保证在今后5年内每年在国内工作9个月以上的,可以申报,但入选后不再推荐到万人计划。
    9.问: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不参加申报?
    答:申报人是现任职工作单位的党政负责人,不能申报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10.问:创业人才,非自然人控股的是否可以申报?
    答:非自然人控股的,控股公司不是国企、央企的,可以申报。
     
     
    二、系统填写:
    1.问:填报过程中,申报系统出现问题如何解决?
    答:科技计划申报系统是由科技部信息中心负责维护和支撑,技术支持电话是010-88659000或通过电子邮件program@most.cn进行咨询。
    2.问:找不到申报页面,申报页面无法打开?
    答:输入正确的网址http://program.most.gov.cn,浏览器使用IE6.0以上版本。
    3.问:忘记登陆密码?
    答:请登陆国家科技计划申报中心http://program.most.gov.cn/,点击找回密码,密码索取操作分为两个步骤:
    (1)通过系统页面填写《密码查询信息表》,完成后下载打印表格;
    (2)用户签字后,加盖单位公章,并将该表格及填表人身份证扫描为jpg格式进入系统进行上传,等待审核通过。
    详细操作步骤在页面的帮助信息中有截图演示。
    4.问:新的申报单位,怎么进行操作和注册?
    答:请登陆国家科技计划申报中心http://program.most.gov.cn/,点击用户注册,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整个注册流程包括三大步骤:
       (1)单位信息及用户信息注册填写;
       (2)打印上传审核材料;
       (3)审核通过登录申报。
    5.问:申报用户没有帐号怎么办?
    答:没有申报过国家科技计划、奖励项目的,请本单位管理员新创建用户名和密码,创建推进计划相应任务,并对推进计划的申报权限进行授权;已经申报过国家科技计划、奖励项目的,用原用户名和密码,请本单位管理员创建推进计划相应任务,并对推进计划的申报权限进行授权。
    6.问:学科怎么选择?
    答:申报系统中的学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设置,请根据申报人的所属学科选填到三级。
    7.问:海外引进人才回国工作时间怎么确定?
    答:须已回国工作两年以上(2013年8月25日前回国,以与用人单位签署的正式工作协议或合同为准),并保证在今后5年内每年在国内工作9个月以上。
    8.问:代表性论文有什么要求?
    答:填报最近五年内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9.问:什么是标准制定?
    答: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协调项目分工,组织制定(含修订),统一审批、编号、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10.问:近5年成果时间如何界定?
    答:2010年1月1日(含2010年1月1日)后的成果。
    11.问:申报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附件中的最近三年审计报告和最近一期财务报表是否必须提交?
    答:必须提交近3年的审计报告及申报之前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至少提供最近一期的审计报告,必须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以第三方审计机构出具的材料或加盖的公章为准)。该附件材料是形式审查及专家评审的重要依据。
    12.问:申报书如何装订?
    答:订书器简装即可,请勿过度包装。推荐表在前、附件在后装订在一起,一式两份。
    13.问:附件上传总不成功?
    答:每个附件大小不能超过5M,超大附件可以分2部分上传,附件名称请标注1、2。
    14.问:填报完成后什么时候可以提交?
    答:申报表填写完整,附件按要求上传,均检查无误后,可点提交按钮。
    15.问:提交后,怎么不能预览?
    答:后台服务器合成PDF格式需要一定时间,如果超过2小时还不能预览,请拨打技术支持电话010-88659000,请后台工作人员协助查看原因。
    16.问:申报提交后是否可以退回?
    答:依托单位和推荐单位对申报材料需认真审核,并按各自权限在申报系统逐一确认提交,在材料未提交至科技部之前,依托单位和推荐单位有权限退回修订。材料一经提交科技部,无法退回。
     
     
    三、组织推荐:
    1.问:每个单位的申报名额有多少?
    答:同一法人单位通过一个推荐渠道推荐人选(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原则上不得超过5项。
    2.问:推荐单位怎么组织遴选推荐?
    答:推荐单位要坚持好中选优,确保推荐质量。推荐工作要公开公平公正,程序严格规范,要组织专家对申报对象进行推荐评审,并对拟推荐对象在其依托单位内部公示无异议后,方可正式推荐。
    3.问:依托单位和推荐部门的意见要填写吗?
    答:依托单位和推荐部门的意见,必须填写。
    4.问:依托单位公章盖在什么位置?
    答:依托单位公章盖在依托单位意见落款处。
    5.问:拟推荐对象如何公示?
    答:推荐单位确定的拟推荐对象需要在推荐对象的依托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不少于5天,公示可采用“张贴公示、单位网站公示”等。
    6.问:已入选推进计划的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如何推荐?
    答:已入选推进计划的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确定的推荐人选由基地的原推荐渠道直接推荐提交到科技部。
     
     
    四、政策解答:
    1.问: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目标是什么?
    答: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问:推进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设立科学家工作室。
    2.造就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3.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4.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5.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3.问:科学家工作室的任务是什么?
    答:设立科学家工作室。为积极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100个科学家工作室,支持其潜心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努力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及创新团队。
    4.问: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任务是什么?
    答:造就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养和支持30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使其成为引领相关行业和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组织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领军人才。
    5.问: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任务是什么?
    答: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着眼于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面向科技型企业,每年重点扶持1000名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创新创业的优秀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6.问: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任务是什么?
    答: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500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通过给予持续稳定支持,确保更好地完成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任务,保持和提升我国在若干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7.问: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任务是什么?
    答: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为依托,建设3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营造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突破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难点,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培养政策、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的人才特区。